正文

坚持三个聚焦 江汉区推动“工委+专委”落地生效

发布日期:2022-08-30 16:31   来源:荆楚网

为进一步做深做实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武汉市江汉区深入推进街道“工委+专委”工作体系,推动管理中心下移、服务精细延伸,不断提升区域融合、整体协同、优势互补的共驻共建整体效能。

聚焦“小而精”,优化设置组织架构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在沿袭街道“大工委”工作架构的基础上,按照“3+N”的模式,结合街道实际设置专委会,不贪大求全,全区共设立物业服务管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文化营造等3个常设专业委员会及区域经济发展、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平安建设、双区融合治理等5大类特色专委会60个,每个街道4至6个,共吸纳188个辖区单位成员,有效拓展了街道“大工委”的“辐射网”。

二是整合资源力量。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挖掘辖区企业、单位的优势资源,吸纳街道相关职能科室、辖区内职能相近的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小区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专委会成员。同步明确工作职责,推动区域决策精准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让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虚拟组织、实体运作”的原则,加强工委与专委的层级管理,在专委会成立、成员产生等方面,由街道党工委审批,设置专职联络员(专委召集人)负责专委会日常工作的开展,确保专委会的工作有专人跟进调度,避免“专委会”变成“议事会”。

聚焦“专而实”,健全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深化区域联动。建立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调研摸排,每半年组织1次成员共建活动的“三个一”机制,不务虚功,以党建融合推动感情融和、工作融合。强化街道党工委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专委会与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联动,采取分级联动运行机制,分层分级协调解决事务性、专业性和群众性问题,对社区“大党委”解决不了的专业性问题,由相关专委会进行研究,专委会层面难以协调解决的事项,必要时召开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进行协调解决,促进资源共享、各方融合。

二是实行项目运作。围绕街道中心任务和各方关注的拆迁项目征收、老旧小区改造、卫生环境整治等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专委会成员自身职责和行业特点等,以专业资源对接专业需求,协商确定重难点治理项目87个。在制定项目清单的基础上形成任务详单,明确项目推进的路径、具体措施、完成时限等详情,久久为功,推动决策落地见效,实现“小专委”破解“大难题”。

三是注重闭环管理。按照“全面摸排——分类研判——归口办理——组织评议”的流程,规范和检验专委会的运行成效。对涉及相关领域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及时组织专委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专委会完成的重点项目,邀请区级职能部门、社区党组织、居民群众代表等参与评议,放大党建工作倍增效应。截至目前,重难点项目已完成35个,好评率达97%。

聚焦“深而优”,全面提升治理成效

一是着眼解忧排困。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物业城市”改革,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专委会项目认领会12场。聚焦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物业服务管理专委会作用,协调解决电梯安装、违建拆除等问题50余件。探索建立健全“路长+楼主(店长)+共治力量”路长制工作机制,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化营造。推出平安联盟“四部曲”工作法,扎实做好信访稳控、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平安建设宣传等工作,全力营造平安宜居的辖区环境。

二是赋能街区发展。按照居民区和集聚区“融合治理”的思路,深入推进两区资源有效整合,用好专委会成员专业资源,发布微信小程序,建立“企业微信群”,持续开展“金融企业社区行”“企业家沙龙”“楼宇座谈会”等惠企惠民活动200余场。在城市更新清零攻坚专项行动中,充分发挥专委会纽带作用,召开“旧城新家暖人心”“党旗在征收一线高高飘扬”等主题活动,全市第一个实施“预签约”征收模式的城市更新项目绍兴片征收签约率达97%。

三是激发自治活力。注重枢纽型、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引入和孵化,通过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项目洽谈会、公益创投大赛、社区助力计划等,培育并推动“邻里管得宽服务队”“花仙子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童心童爱社工中心”等多个特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壹心业委会帮辅中心、武汉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力量,开展社工人才专业培训10余场。结合专委会职责和街道实际,打造“满春人家”“民意先锋”等治理品牌,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美好生活共同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