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工会+”组合拳 江汉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绘就法律服务新“枫”景

发布日期:2025-04-10 16:10   来源:江汉区总工会 打印

近年来,江汉区法学会联合区总工会,建立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积极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职能作用,创新探索“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人事争议调裁诉对接工作新模式,全力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矛盾,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完善机制建设 筑牢工作根基

法学会、法院、人社、工会共商共建,制定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办法,对机构设置、工作流程、调解机制、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全面规范细化。

建立接待引导、登记处置、督促履行、回访反馈等制度。组建专业法律服务队伍,加强业务培训,落实疑难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确保全面准确把握案情、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打造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硬、调解能力强的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

二、整合多方资源 构建联动格局

统筹法院、人社、工会等资源力量,实现“一窗受理、联合调处、快速解决”。在区总工会实行全日制坐班制度,为职工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窗口接待,2024年接待来访149人、电话咨询72件,涉及劳动合同纠纷、薪资纠纷、社保纠纷、工伤认定等多方面。

探索区法学会法律专家、资深调解员、律师等专业团队定期联合进行线上咨询、线下调处的模式,灵活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及时化解劳动纠纷。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多元调处与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有效衔接,开展“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争议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针对争议焦点拟定调解方案,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释法明理、积极疏导,促使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反馈委托单位,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

2024年以来,通过“法院+工会”模式,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76件,为劳动者追回713.7万元;通过“人社+工会”模式, 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09件,为劳动者追回706.13万元,其中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挽回金额18.39万元。

三、整合多方资源 构建联动格局

对每个案件均进行详细记录,针对类案的争议焦点、调解方式等不断复盘总结、提炼经验。注重以案普法,对用人单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及时指出,推动将法治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成功办理多起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件,包括化解长达数年的劳动纠纷、促成高金额调解协议等,部分案件被纳入典型案例库。

四、创新普法形式 营造法治氛围

在“江汉普法”抖音短视频平台开展劳动纠纷专题普法直播,引导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围绕女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心系女职工 学法护权益”专题直播,1.4万余人同步在线观看、积极互动,获得1.3万余次点赞。

通过常态化普法教育、专项督查、企业合规培训等形式,筑牢职工权益“防护网”,推动形成尊重和保障职工权益的良好法治氛围。

下一步,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多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矛盾,实现“维权-服务-发展”三位一体功能升级,将工会桥梁纽带作用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平安江汉、法治江汉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