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4-12-05 17:36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民政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0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对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0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一、搭建养老服务骨干网。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四同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区布局、可分可合”的发展理念,落实住宅小区配建养老用房,建立配套房屋资源库,为优化养老服务布局奠定基础。启动了区养老中心项目,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区布局、可分可合”的理念,划拨7569平方米土地,由武汉金融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建设,建筑面积39600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长投集团航小片12000平方米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已开工建设。2024年拟新(改、扩)建1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9个养老助餐点。养老与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整合、相衔接,提高养老设施科学落位、资源综合利用。从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分别明确了养老设施类型,现“以专业养老机构为支点,小型化、连锁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节点,网络信息平台为织线”的江汉养老服务骨干网初具雏形。
二、打造“15分钟服务圈”。加强养老机构和养老网点与辖区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将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将老年大学教学资源引入社区养老服务,将老年人照护技能培训延伸到家庭成员,稳步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聚焦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提供专业化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养老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专业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协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通过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设置医疗分点等方式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区民政局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签订“医养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签订老年人对口就医协议,畅通医养融合渠道。整合区残联服务资源,为失能、半失能居家老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在北湖街、汉兴街2个街道的3个养老综合体内设中医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街道养老综合体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查房、问诊、免费体检等服务。派出社区卫生中心专业医生指导养老服务机构,结合上门服务探访、站点咨询等方式,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7418份,每月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开展上门医疗服务约670余人次,养老网点每月问诊约140余人次。
三、强化养老服务供给。落实各级养老政策,根据《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关于组织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武民政〔2024〕4号)文件要求,对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按照其自身意愿入住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本着“为民办实事、让社区更温馨、让老人更幸福”的原则,通过在老旧小区实施无障碍改造,补齐老旧社区的养老功能短板。为1300户有需求的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安装助老设施,为近2731名老人发放市级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641名老人发放区级拓面补贴,539名老人享受免费配送餐,可在全市“互联网+居家养老”签约服务商范围内,用于补贴老人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心理慰藉、远程照护等养老服务费用,提升老年人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四、人工智能“助力”享老。以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和家庭养老床位为载体,将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终端设备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搭建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桥梁,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示范试验,分类打造智能化场景,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在老年人家中布设智能床垫、毫米波雷达、智能魔盒、一键呼叫、双向音视频通话设备等智能产品,对失能老年人身命体征进行常态化监测,通过“互联网+健康养老”模式,依托网络智能设备,及时响应和开展线上线下健康咨询、医疗指导、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推进基本医疗服务进家庭,促进养老服务品质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935户老年人智能设备安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9800余人次。
五、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我区自2018年起,在全市率先建立“统分结合、中心辐射、社区嵌入”的区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现已更新至3.0版本,服务平台将街道、社区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养老机构、幸福食堂等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在全部网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电子计次设备,实现养老服务“一网统管”。通过统一标准互联互通,数据、服务共建共享,实现了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的高效联通,把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服务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持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监督管理体系,设置居家养老服务订单13条预警措施,平台可自动对异常订单进行提醒,进一步提升服务订单审核效率。推广养老“套餐”服务包,鼓励服务企业为老年人打造个性化服务,引导企业扩大市场化服务份额,整合周边各类资源开展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老年用品销售等服务,挖掘养老市场潜力,提升企业自主造血能力。
六、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按照《DB4201 T 631-2020 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每年进行星级评定及年度审查,将星级与运营补贴进行挂钩,倒逼养老服务商规范运营。完善养老服务监督管理闭环回路,定期开展监督考核,区民政局每两个月对全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一次全覆盖随机检查,并在各街道开展总计不少于150人次的随机问卷,及时收集为老服务的意见建议。同时,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每季度对不少于400人次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回访,收集问题和建议。采取制发情况通报、召开专题调度会议的方式,通报服务监督考核、回访、投诉中反馈的问题,指导街道、社区督促运营商针对性的开展整改,对于未能及时整改或反复出现的问题,对服务商进行约谈限期整改,仍未能整改的暂停服务,确保问题归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