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5-01-15 10:24
发布机构 江汉区民政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对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对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5-01-15 10:24 |  来源:江汉区民政局
江汉区民政局---

一、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逐步完成的历史进程中,社区工作者的工会待遇有待进一步落实,享受待遇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更是一种归属感的落实”的建议

一是加强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力度。根据《武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武办发〔2020〕2号)文件要求,经报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区积极落实社区工作者工会会员福利,明确社区工作者工会会员福利经费标准,每年按照1700元/人/年的标准拨付社区工作者工会会员福利经费。二是健全晋升激励机制。每年拿出街道公务员、基层事业管理岗位,面向社区“两委”专职成员、社区工作者定向招聘。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评劳动模范等,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社会影响力和身份认同感。

二、关于“加强对社区工作者心理健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一时间为基层工作者送去温暖,减少疾病风险”的建议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依托各社区社会工作室建立心理咨询室,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加大社会心理服务政策支持,挖掘居民骨干、整合辖区医疗卫生资源建强社会心理专业服务队伍,通过心理疏导、芳香疗愈、园艺疗愈、音乐疗愈等专业手段,为社区工作者舒缓减压,发现问题及时转介。二是开展专业能力培训。通过举办江汉区心理健康指导专项能力培训班,鼓励动员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专业能力培训,参训社区工作者通过结业考试可取得心理健康指导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有效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对心理问题的辨识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年度体检。我局每年组织全体社区工作者到定点医院进行年度体检,全力保障社区工作者身体健康。

三、关于“加大对基层工作者婚恋状况的关注,结合实际情况组织适宜的联谊活动,扩大社区工作者的交往半径,优化生活圈”的建议。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为辖区青年提供交友联谊平台,我区部分社区已组织开展相亲交流会、青年联谊会、青年夜校等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拓展交友体验,帮助社区工作者、辖区企业青年解决婚恋交友方面的“堵心事”“烦心事”,为辖区青年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以活动“破圈”,优化生活圈。

四、关于“加强社区工作环境调研,从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层面深入了解社区工作者工作期间的状态,从源头查找原因,切实为社区‘减负’释放压力,让社区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还社区工作者一片清新、温暖的空间”的建议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我局通过全力推动社区规范履职挂牌工作落实,加强社区工作环境调研。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机构为社区工作者开展心理疏导服务,释放、缓解社区工作者压力。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全面清理规范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坚决纠治社区工作机制多、台账多、报表多、证明多、承担职责范围外的事项多等问题。一是持续开展规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挂牌工作。指导街道社区按照《江汉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挂牌指导目录》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清理,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室内、外挂牌,大幅精减展板,工作环境更加清朗,工作机制更加精简高效、社区挂牌更加简约明了。二是明确社区权责,规范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组织学习基层减负相关文件,进一步厘清社区主责事项、协助事项和负面事项三个清单,社区工作事务权责更加明晰,真正为社区工作者“松绑减负”。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巩固“万能章”治理成果,清理各类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证明,通过广泛宣传,增加居民知晓度,减少社区工作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党群矛盾。三是开展心理健康宣讲,缓解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依托区级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街道社工站、社区社工室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心理疏导,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释放压力,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