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5-07-02 10:26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卫生健康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闭第17号提案的答复 |
对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闭第1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安明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和社区设置人工智能心理咨询舱,优化心理辅导环节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江汉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心关注,对构建和谐江汉、健康江汉的大力支持。
当今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切实为解决传统人工心理辅导中的痛点难点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具有去羞耻化干预、全时段服务能力、数据精准捕捉追踪等独特优势。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现就相关工作情况和下步计划向您作简要汇报: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三专”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市荣军优抚医院专科服务为基础,建成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其中包括区级心理专员团队4人,街道心理专干团队52人,社区社会心理服务小分队201人。积极推进辖区医疗机构心理门诊建设,辖区内1家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已开设儿童青少年门诊及病房、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已开设心理门诊。建设区级心理危机干预常备队伍,畅通“抚心”心理服务热线85888666的同时并轨国家心理咨询服务热线12356,实现高危情形100%即时干预,助力平安江汉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二)落实中小学医教融合试点工作。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防治,建立辖区“家校医”三方联动心理服务模式,2024年8月区卫健局与区教育局联合印发《江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医教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由区社心办与试点学校建立“点对点”心理问题转介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施心理健康周/月活动,每月在校开展2-4场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团辅、科普宣教等活动;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项目信息化平台“江汉心育”,实现心理健康服务自助化、便捷化。同时提供“抚心”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倾听和寻求帮助的途径。
(三)打造街道社区心理服务示范站点。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按照由点及面的原则,2024年我们将满春街道长提社区作为心理服务示范站点,在区社心办指导下,满春街道制发《满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有效提高了队伍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及素养;对街道居民展开心理健康素养调查,老年人群体开展老年痴呆测评筛查和科普宣传;此外,还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青少年系列活动(14场)和社区职工心理系列团辅(4场),旨在增强社区团队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购置智能化心理机器人。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服务供需矛盾,2025年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市荣军优抚医院)计划购置“北小六”心理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由北大六院专家联合开发,通过AI技术结合专业心理评估,能为患者提供AI咨询、专业量表测评、心理健康宣教和八大专项训练(情绪管理、认知调整、行为塑造、提升自信、沟通技巧、心理急救箱、改善睡眠、正念冥想)等服务。目前该设备已在采购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区社会心理辅导中心(市荣军优抚医院)将为辖区居民提供“北小六”心理机器人免费咨询使用,帮助提升工作质效和居民满意度。
(二)统筹全区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区教育局、区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的协调配合,持续深入推进医教融合试点工作,打造街道社区心理示范站点。尝试将智能化心理机器人服务纳入医教融合服务体系,帮助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羞耻”心理,做好设备监管和运维工作,定期检查和关心使用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并针对性进行优化。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心理建设专项经费支持,为人工智能设备的购置提供保障。
(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前期区社心办已联合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各街道社区开展了“亲子润心”“康复直通车”“音乐下午茶”“幸福加油站”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结合重大节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系列主题宣教活动,提升辖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消除心理问题羞耻感的社会背景,帮助居民正确面对心理问题,科学有效地纾解心理问题,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江汉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27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