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5-07-02 10:49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卫生健康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 |
对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何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江汉区重症精神病社区监管机制重要性的建议》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江汉区重症精神病患者救助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重要民生问题,对保障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稳定意义重大,我区高度重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的工作,现将我区的工作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一、我区工作开展现状:
(一)构建区级、街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组
区级专项组由区内各单位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全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组织、联络和协调各成员单位履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职责,制定年度任务清单;研究制定管理救助工作有关政策、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风险研判、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落实情况,不定期开展综合调研、政策宣讲;各街道负责组织各街道专项组成员统筹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组织开展疑似人员排查和动员诊断、风险排查、随访评估、救助帮扶、社区康复、监护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定期联合研判、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加强关爱帮扶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救助水平等任务。
(二)强化专业队伍建设,组建社卫精防人员专班
根据市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武汉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辖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200:1的比例,确定适当数量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公卫医师专职或兼职开展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我区根据要求,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专业的精防人员,每年接受专业培训,优先考虑具有精神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或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员,负责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建档、随访、风险评估和康复指导;协助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危机干预及转诊协调工作;与街道、公安、残联等部门联动,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三)合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
湖北省“323”专病防治应用信息系统中的精神卫生防治系统是全省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心理健康服务及危机干预的核心信息化平台。该系统依托省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整合医疗机构、社区精防机构等多部门数据,实现精神卫生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全程化管理。我区已规范使用该系统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系统还在持续完善中,目前涵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情况、规范管理情况、治疗情况。其中建档情况包括患者基础信息采集、诊断评估记录、监护人联系方式备案等,确保完整收录患者身份、既往病史、发病特征等关键数据;规范管理情况涉及流转管理、随访、危险性评估分级等,通过定期上门随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与康复进展;治疗情况涵盖药物治疗方案实施、住院治疗记录等,同步追踪用药剂量调整、治疗效果评估、心理疏导服务开展情况,形成“建档-管理-治疗”全链条数据闭环,为患者个性化诊疗与精准化管控提供有力支撑。
(四)政策保障与支持
根据《武汉市具有肇事肇祸危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办法》,我区持续加强“以奖代补”政策宣传引导,不断扩大以奖代补政策覆盖面,切实将凡是符合以奖代补政策的对象尽数上报审批。鼓励、引导具有肇事肇祸危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积极履行监护职责,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自政策实施以来,以奖代补人数已有显著增加。
(五)深化宣教服务,构建支持体系
1、心理服务平台建设。2025年3月江汉区已建成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平台(027-85888666),完善危机转介流程,为辖区居民提供全链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和转介服务。
2、组建心理科普专家巡讲团。面对不同人群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江汉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3、开展特色项目。开展每月一主题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活动,与满春街道定点结对举办“幸福加油站”等多场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心理测评、个体一对一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手工康疗及物理治疗等。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协同管理
1、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卫健、公安、民政、残联、街道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高风险患者管理、救助政策落实等事项。
2、优化信息共享机制,依托“323”信息系统,实现患者动态、监护情况、应急处置等数据实时互通。为深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计划后期加入特殊人群平台,本平台将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专线数据通道,依托实时数据同步系统,实现特殊人群动态信息、风险预警、帮扶需求等数据的分钟级更新与交换。同时建立智能数据校验机制,自动比对多源数据差异,确保特殊人群档案、管控记录、司法文书等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跨部门协同管理、精准帮扶施策、风险隐患防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生态。
(二)创新宣传模式,强化政策支持
1、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保障,申请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等专项资金,构建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夯实重度精神病社区监管工作根基。采取多元化宣传策略,持续加强“以奖代补”政策宣传引导,不断扩大以奖代补政策覆盖面,切实将凡是符合以奖代补政策的对象尽数上报审批。
2、组织专门的政策解读培训,加强基层工作人员政策培训,确保政策理解精准、执行规范、服务到位。通过构建科学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强化考核监督,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政策执行水平。针对不同岗位需求,设计差异化培训内容。对新入职人员,开展 “政策入门培训”,系统讲解特殊人群管理、帮扶救助等基础政策;对在岗人员,推出“政策深化提升班”,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典型案例,剖析政策执行难点。同时,邀请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业务骨干组建 “政策讲师团”,通过 “理论讲解 + 经验分享”,帮助基层人员吃透政策精髓。
3、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监管工作的积极性,构建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针对在社区监管工作中表现优异的群体实施系统化表彰方案。通过明确表彰对象、创新表彰形式,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江汉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2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