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4-12-25 09:30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人民政府花楼水塔街道办事处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擦亮“老巷新声”红色宣讲品牌 |
擦亮“老巷新声”红色宣讲品牌
为进一步盘活辖区红色文化资源,让党员群众多方面多途径接受红色教育,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花楼水塔街道永康社区党委健全党建赋能、多方参与的共建机制,以弘扬老汉口“里弄”文化为契机,找准宣讲工作的切入点,探索打造“文化宣讲阵地+志愿宣讲队伍+红色宣讲内容+特色宣讲方式”的四维宣讲体系,解决“在哪讲”“谁来讲”“讲什么”“讲给谁”等问题,持续擦亮“老巷新声”红色宣讲品牌。
高水平盘活阵地,确保宣讲“资源足”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武汉有里份”,永康社区党委充分挖掘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走访老居民、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辖区文化历史,系统梳理里份历史变革、先烈事迹等一系列“红色遗产”,结合中山大道景观升级改造,以图文方式集中展示文艺界抗敌协会、爱国抗日运动红色文化、地方特色生活文化,精心打造“永康里街头博物馆”家门口红色文化宣讲阵地。同时引导服务群众能力强、有专业特长的下沉党员、居民党员“亮身份”,积极组建“1+N”志愿服务队,由1名社区工作人员、N名志愿者轮流式、值班式参与街头博物馆的日常维护清洁工作,确保红色阵地环境整洁有序。
高起点挖掘人才,确保宣讲“队伍强”
注重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以“讲政治、知历史、爱文化、会宣讲”为标准,发布红色讲解员“招募令”,引导社区干事、居民群众、三方社工、下沉单位党员等20余人加入宣讲队伍,选出2名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熟悉辖区民情民意的居民代表作为宣讲队“排头兵”,组建一支“年龄梯次全面、专业优势互补、理论知识全面”的红色宣讲队伍,推动居民群众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里份生活的解读者。
高标准赋能培训,确保宣讲“内容优”
把“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联系专业老师精心打磨宣讲稿,让红色宣讲更通俗易懂、更接地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专题培训,在讲解水平和理论提升上下功夫,建立“2+1”帮带机制,邀请对口下沉单位武汉市工人文化宫老师担任帮带导师,开展内容要点提炼、宣讲技巧提升等“定向辅导”;带领宣讲队成员实地走进永康里街头博物馆,对引导介绍、解说站位、表情管理、眼神交流等每个细节反复演练,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宣讲技能。
高效能发挥作用,确保宣讲“成效实”
针对宣讲对象构成多元、需求各异的特点,“量体裁衣”为不同受众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点单+派单”“线上+线下”耦合多元方式开展红色文化宣讲。结合中秋、国庆等旅游旺季,为游客提供实地公益讲解服务,通过专题讲解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同时路过的游客、居民也可通过扫描宣讲队录制的音频二维码听到详细讲解。此外,社区将红色故事宣讲融入支部主题党日、社区活动之中,推出“相约永康里、聆听红色故事”为主题的“行走微党课”“永康里街头博物馆”参观集章打卡活动,截至目前,“老巷新声”宣讲队已开展线下宣讲活动10余场,实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讲解、天天有声音”,让红色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下一步,花楼水塔街道党工委将积极探索辖区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通过用活多元阵地、组建特色宣讲队伍、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等方式,让群众成为红色文化的“代言人”,让鲜活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