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 发文日期 2024-09-05 15:35
发布机构 民意街道办事处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2024年全街基层党建工作要点

2024年全街基层党建工作要点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4-09-05 15:35 |  来源:民意街道办事处
民意街道办事处---

2024年全街基层党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全区组织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推动江汉高质量发展,以“1725+”工作法为抓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1个核心,持续建强7个社区党组织,通过居民自治、多元共治2种途径,凝聚下沉单位、两新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党员、群众骨干等5类群体的力量,以“一起爱我家”的共同愿景,持续深化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新兴领域党建“聚力工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标杆工程”,党员“先锋工程”,突出抓基本、补短板、强功能,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优势,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加快建设富裕活力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卓越城区汇聚强大动力。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的思想根基

1.建立健全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区委制定的《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深化主题教育中形成的“第一议题”、读书班、专题党课等学习机制,运用好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整改整治等有效载体,总结运用主题教育有效做法,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

2.组织实施全街集中性纪律教育。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安排,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会同街道纪检监察室研究制定全街集中性纪律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并抓好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纪律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思想防线,坚守纪律红线。

3.全面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服务保障街道党工委民主生活会,督促街辖各基层党组织开好组织生活会、做好民生评议党员工作。开展“我”系列主题活动,推行“发展思路我来提、重要事项我来议、工作成效我来评”的做法 ,做好“主题党日+”结合文章,开展创意支部主题党日评选活动。深化“党课开讲啦”,督促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对口社区、包保小区(片区)党支部等基层单位或所在党支部至少讲1次专题党课;打造“15分钟”微课堂,通过线下“党员10分钟”面对面宣讲与线上“5分钟”短视频宣讲,变小区楼栋、手机屏幕为“移动课堂”。定期开展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调研评估,年底开展集中调研评估,切实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二、持续深化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4.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进一步规范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制度,加强区域化党建平台、载体、机制建设,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与共建单位、下沉单位党建工作互联互动。探索片区党建联盟机制,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完整片区”建设工作,按照“办公地点相邻,资源优势相融”的原则,划分“永丰+多闻+舞台”“仁厚+友谊”“天仁+天后”3个片区,指导片区内社区开展互助合作,实现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问题困难联处,力争在互补短板的同时让每个社区的优势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巩固社区党组织在辖区各类组织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严密“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建立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推广“圆顶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平台载体,推行“五步议事工作法”。加大居民自治团队组建力度,结合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七一党员义务奉献日等,定期开展微心愿的收集与圆梦活动,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长效化。积极探索“品牌唤醒”与“品牌焕新”,持续为追“锋”集市、“端阳热线”、“三支青春志愿服务队”、“解忧工作室”等志愿服务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开展第二届“最美民意人”评选工作,持续挖掘新生治理力量,力争在选先进、树典型中逐步锻造一支一呼百应的“铁杆粉丝团”,吸纳各种技能型能人、匠人服务于全街范围内有需要的居民。深化“四个一点 ”(部门拨一点、社区筹一点、企业捐一点、居民出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大力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

6.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推动市场主体力量进入社区治理,制定社区发展治理机会清单、项目清单、效果清单,指导社区联合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辖区下沉单位、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先进两新组织党组织、爱心企业等,组建社区“红色合伙人”联盟,打造“破圈融合”的多元治理共同体,在社区党委的统筹下,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化、项目化、精准化提供各类服务,补齐社区治理短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治、服务共融。借鉴成都等先进地区的做法,用好友谊“汇客厅”、崇安睦邻“鑫”享空间等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升社区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

7.深入推进小区党建。实施“小区党建巩固提升3年行动”,建立小区党支部书记及委员的选拔、培养、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深化“物业城市”改革,持续稳定覆盖率、提高收费率、提升满意率,推进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5年提升行动,探索将物业楼管员吸纳为社区兼职网格员。探索业委会帮辅机制,做好业委会组建(换届)、日常运行、业务培训等工作,推动小区业委会应建尽建。做实“三方联动”,将召开小区党建联席会议,作为支部主题党日“5+N”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四议工作法”,落实小区党支部审议职责。持续推动政务专网进小区,引导社区干事、街道综合执法人员、民警等力量巡回进驻小区开展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三、持续深化两新(新兴领域)党建“聚力工程”,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8.深化“示范支部+两新党组织”党建联盟工作模式。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与社区党委点对点结成联盟,指派社区副书记担任兼职党建指导员,通过“五个一”传帮带,即:基本组织一起建、基本队伍一起抓、基本活动一起办、基本制度一起立、基本保障一起筹,精准解决两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难点和盲点问题,以先进带后进,形成互融互补、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切实推动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9. 创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从细微处着手服务好三新群体,依托户外工作者驿站、江城蜂巢等,指导社区制定“暖新”服务项目清单,常态化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引导三新群体“反哺”社区,助力社区治理。组建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认领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等基层治理服务事项,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活力。

四、持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标杆工程”,全面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的建设质量

10.推动机关党建抓融合、破难题。持续加强机关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党务干部业务培训,引导党务干部不断增强工作本领。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学党史·我家乡的故事”分享会,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年轻干部爱党爱国的热情。聚焦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依托民意党员“先锋说”载体,采取每月一议的形式,引导党员围绕二十大精神等结合业务谈感想,在服务中心工作方面出思路、亮实招、见实效。

五、持续深化党员“先锋工程”,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11.着力建强基层党员骨干队伍。开展“头雁领航”能力提升计划,优化“书记说暨党建头脑风暴”品牌,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提升活动效果,持续围绕基层治理的疑难点集思广益“最优解”,并编制成基层治理“小红书”,为社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指导。定期开展观摩拉练、业务培训等活动为书记们提能充电,全方位锻炼“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遇事能办”的能力,争取培育1-2名有影响力的社区名书记。开展社区书记后备干部“育苗行动”,线上在“民意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才话民意”专栏,线下依托“书香民意”读书沙龙、“干事加油吧”等载体定期举办各类微论坛、微活动,用“微话题”传递“大声音”、“微互动”凝聚“大共识”,全方位提升后备人才综合素质。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两企三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12.从严从实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建立发展对象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强化对新兴领域人员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加强对符合条件的新业态企业出资人、管理层的政治吸纳。规范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推动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应转尽转。健全流动党员双向互动管理模式 ,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1+N”联系机制。贯彻区委组织部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的实施意见,制发《民意街道2024年党员教育普遍培训计划》,用好红色足迹——党史上的民意等红色文化阵地,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用好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确保底数明、情况清。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定期更新生活困难党员信息库,做好春节、新中国成立75周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工作。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

13.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员“先锋工程”,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机制,配合区委组织部选树一批在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中攻坚克难、冲锋在前的先锋团队和先锋个人。统筹做好“两优一先”推荐表彰工作。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落实党员下沉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的贯彻执行,贯彻落实区委组织部《关于党组织和党员在网络空间充分发挥作用的实施意见》,引导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积极参加全市“英雄城市·先锋有我”基层党建视频创意大赛,鼓励基层党组织制作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符合传播规律的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择优上报。

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14. 健全党建考评体系。探索建立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指标,分领域、分层级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具体考评细则,进一步优化考评指标、简化考评程序。严格落实书记抓基层党建“三个一”和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制定考评问题反馈和提醒约谈操作规程,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15.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整理基层党务工作高频问题清单,加强对《党支部换届指南》《常见党务问题操作手册》等文件的学习,组织党务干部业务知识竞赛。开展“五星级”党支部动态管理,贯彻落实分类定级、晋位升级的常态运行机制,推动全街党支部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以及巡视、巡察反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整改。开展党员组织关系、党员信教、党员涉嫌违纪违法、基层党组织设置、基层党组织不按期换届等专项排查,同步指导做好问题整改工作。

16. 不断扩大基层党建工作影响力。打造“民意文化荟”,紧抓南部历史风貌区建设契机,立足“新旧融合”,将辖区内建筑旧址、品牌老店、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定期开展“小巷庙会”民俗文化节、“书香茶韵”茶文化节、“邻里‘食’光”美食文化节、民意珠宝文化节等活动,精心策划庆祝建国七十五周年文化展演活动,在厚积文化底蕴、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拓展民意“红讲堂”,线下深化“红色足迹——党史上的民意”文化长廊、《新华日报》创刊史专题展览等红色文化阵地建设,以共学共研、共建共享为抓手,定期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各类主题活动等,持续扩大影响力;用好用活“‘声入人心’·下沉干部开讲啦”活动载体,培育壮大民意“红色地标宣讲团”,加强对宣讲队成员的选拔和培训,定期走进校园、居民小区等开展民意红色故事宣讲;线上探索建设红色教育网络基地,将辖区的四处红色文化资源以网上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以现代传媒助力红色印迹、历史故事由“档案保存”走向“活化传承”。加大对“1725+”“爱+公益联盟”等党建品牌的总结提炼及宣传推广力度,主动对接国家级主流媒体搞好宣传推介,抓好新媒体平台推送、窗口单位展示,不断扩大全街基层党建工作和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引领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