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文      号 族发〔2020〕4号 发文日期 2020-07-09 10:30
发布机构 江汉区民族街办事处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民族街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民族街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0-07-09 10:30 |  来源:江汉区民族街办事处
江汉区民族街办事处---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根据《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区统一部署要求,系统推进我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活垃圾减量化为核心,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为目标,以垃圾源头分选分投、多途分运为手段,以厨余垃圾收集处理为突破口,科学分配分运,进而强化市民环境卫生意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按照“政府主导、协调联动,统筹发展、系统推进,全民参与、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以街道为主、部门协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全面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民族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王善鼎(街工委书记)

张  斌(街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葛均伟(街人武部长)

成  员:贺朝明(街公共管理办公室主任)

钟立富(街综合办公室主任)

汪卢珊(街党建办公室负责人)

刘笑竹(街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

周术超(街区域发展办公室主任)

王  晓(街环卫所所长)

魏文武(街城管执法中队队长)

刘  琪(民族满春房管所所长)

匡汉平(民族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陈汉发(万年社区书记)

杨  茜(龙王庙社区书记)

郭  利(和平社区书记)

刘传斌(大董社区书记)

陈万红(涂家社区书记)

吴  彤(武胜社区书记)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有关工作,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完成年底街辖社区85%,单位100%的覆盖率目标。构建“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监督有力”的街道、社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

四、生活垃圾分类

(一)建立分类投放体系

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辖区企事业单位按照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至2020年,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在家中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定时定点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收集容器;同时,自行将有害垃圾单独投放至社区设置的固定回收点或专门容器。鼓励居民将其他垃圾深入细分,分出的可回收物直接出售给物回企业,或投放至社区设置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也可将可回收物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预约企业收购或邮寄。倡导智慧分类投放。建立实名制“绿色账户”,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激发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万年、龙王庙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外包服务,由专业服务公司在分类收集站(屋)、转运站、处理场等节点,指导居民如何垃圾分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补充分拣,进一步提高分类效率。

(二)建立分类收运体系

街环卫所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站(屋),实行分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湿垃圾以巡回收集直运为主,配齐配足湿垃圾收运车辆,实现湿垃圾全量及时收运。优化以转运站集中转运为主、巡回直运为辅的干垃圾收运模式。

健全专项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可回收物、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废旧家电等由具备资质的企业实行专项收运。

五、完善分类回收利用体系

街环卫所、城管执法中队等部门,落实、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合理设置回收站点,清理取缔违法占道、私搭乱建、不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违规站点。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两网融合”。

协助相关部门制定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优惠和补贴政策,引导社会企业进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市场。配合建设低值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分选回收中心。

六、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环保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为此,各部门、社区及辖区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长远性、艰巨性工作,抓好、抓实、抓出实效。在街道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社区、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落实专人负责、专项经费,制订实施方案。

(二)大力宣传,增强意识。街机关各部门、各社区、辖区单位要把垃圾分类工作当作文明工程来抓,制订详细科学、可操作的宣传方案,并通过各种形式,利用不同载体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氛围,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组建垃圾分类督导员及志愿者服务队伍,监督和指导市民进行正确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开展“垃圾不落地、文明伴我行”专题活动,引导市民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公众知晓率、参与率。至2020年底,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5%,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区域的市民参与率达到90%。

(三)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建立“条块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有序,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依据阶段目标,层层抓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街各相关部门、各社区、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实行垃圾分类小区要定期巡查,并做好记录,认真落实长效管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四)完善制度,落实长效。制订和不断完善街道垃圾分类考核制度及长效管理体系。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街道绩效考核、文明推进、城市综合管理考核等相应评比活动中,对在推进垃圾分类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通过考核的,按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由城管执法中队按照相关法规,视情予以处罚,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江汉区人民政府民族街办事处

                                                      2020年7月9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