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武汉科技金融中心怎么建?这场发布会绘出“施工图”
信息来源:武汉金融发布时间:2025-09-12 10:20




9月1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水平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共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省科技厅、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和武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围绕武汉科技金融中心怎么建、如何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等话题进行解读。


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中共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朱华介绍,近日,湖北推出《高水平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立足政府“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做培育”三大金融职能定位,推进“依托武汉、立足湖北、辐射中部、面向全国、链接海外”的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方案》重点任务涉及五个方面25条举措,为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武汉科技创新明确了“施工图”“任务书”。一是优化集成科技金融政策,打造科技金融线下“广交会”、线上“淘宝网”两大综合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光谷科创金融集聚区,打造武汉科技金融人才港,推动金融政策、平台、机构、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汇聚。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试验。支持武汉申创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高水平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争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国家金融改革试点示范项目落地湖北,努力形成一批全国“首批”“首个”等湖北经验和制度性成果。


三是系统优化科技金融生态。重塑全牌照、全业态的金融机构与配套中介体系,优化创新科技人才贷、研发贷、中试贷、创业担保贷、共赢贷等金融产品,推广“301”线上信用快贷模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流程金融服务。


四是打造中国光谷“科创路演中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探索开展跨区域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实施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促进科技金融资源跨区域高效流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大空间良性循环,更加有效地辐射带动更广区域创新发展。


五是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撬动社会资本组建“创投+产投”基金群,提供“从0到1、从1到2、从2到N”的股权融资服务。重构政府公共增信体系,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两手并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融资服务。重构企业挂牌上市引导服务体系,利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债、梯次申报上市。


到2027年底,湖北将力争初步建成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到2030年,以一流的科技金融创新能力、一流的科技金融区域辐射力、一流的现代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流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四个一流”为牵引,湖北力争形成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样本、新实践。


朱华表示,湖北将实施企业上市“黄鹤凌云”计划,完善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认定标准,每年精选100家企业重点培育。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扩容“科技创新专板”。实施“千企股改”行动,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运用三四板“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对接机制快速申报新三板挂牌。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发展壮大。分类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放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资本。湖北还将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发起设立中部担保协会联盟,重点推广科技担保共担业务。


打造科技金融“淘宝网”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松介绍,科技厅着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力争到2027年,湖北科创企业总体规模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达到较高水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万家、累计培育科创“新物种”企业达到4000家。湖北将推动企业需求与金融产品智能匹配,打造科技金融线上“淘宝网”,目前平台已汇集科创企业28.5万家,人才数据150余万条,知识产权数据超2亿条,以及全省高新园区、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等数据信息。在线下服务方面,将加快建设科技成果“汉交所”,健全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和科技项目路演筛选机制。


目前,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数据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96家,上线科技金融产品171个,推出创新积分贷、科技人才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等系列科技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1033亿元,服务企业超万家。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夏洪涛介绍,人行湖北省分行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目前,全国性银行机构支持1177家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项目主体,发放贷款616亿元,金额位于全国前列。延续实施“鄂创融”专项工具,单列1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定向支持武汉法人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分别增长14.3%、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2.2个百分点。


人行湖北省分行还运用“数据增信+财政增信”政策,助力金融机构推广积分贷、知信贷、“301”等产品和服务模式,截至6月末,相关产品已发放贷款近5000亿元。实施科技与金融“共赢计划”,金融机构创新了“贷款+战略合作协议”“人才贷+员工股权激励”“基础利率+共赢利率”等银企合作模式。该行率先落实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动武创投等主体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130亿元,规模居中部第1,拓宽了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的募资渠道。


武汉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胡伟民表示,湖北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优化科技金融管理机制,目前省内74家科技支行中有50家在武汉,3家科技保险专营机构均在武汉。湖北金融监管局还指导机构推出“科技转化贷”“研发贷”等产品,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业服务。截至6月末,武汉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较年初增长12.4%。


武汉市抢抓被列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机遇,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目前武汉市已成立AIC股权投资基金4只,规模共计36亿元,已发放试点政策下科技企业并购贷款4.82亿元。


胡伟民举例,在并购贷款方面,武汉有一家在细分领域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拟通过并购来深化产业布局、扩大市场份额,辖内试点银行第一时间结合企业需要推动授信方案审批,以超过6成的融资比例为企业提供了并购贷款,有力支持了企业快速壮大。


该局还推动保险机构为科技企业的中试验证、推广应用、迭代更新等重点环节提供专属保险产品,推出创新型科技保险产品18个。上半年,该局指导保险机构为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内4984家(次)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424.74亿元,落地全国首单“高校概念验证保”“药品研发中试保险”,填补了前端研发环节风险保障空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刘昌华介绍,6月,中国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一揽子改革措施,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未盈利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和服务效能,为武汉这样科教资源富集、创新活力强劲的地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方案》覆盖企业从“初创期”到“上市期”的全链条需求,对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提升区域科技金融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近三年,武汉共有12家科技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其中科创板企业5家),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上市的科技企业中,约60%在上市前获得了本土私募机构股权融资。通过上市前融资与上市支持的有效衔接,湖北证监局助力更多优质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湛介绍,上半年,武汉市新增江城科创基金、长飞天使基金等15只创投基金,各类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项目108个,同比增长47.9%,增速居全国第5位。今年以来,武汉上市、过审企业4家,占全省一半以上,均为高新技术企业。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重启后,全国首家过审企业。


截至6月末,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207亿元,同比增长13.5%。科技型企业并购贷、股权激励贷、“共赢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等试点创新贷款产品均在全省首发落地。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发布以来,已有19家企业合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84.35亿元,规模居全国第5位。保险方面,武汉科技保险在库产品由52个增加到68个。科技企业在担限额从1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上半年,武汉市政策性担保机构为1879家科技型企业提供56亿元融资担保支持,同比增长64.4%。


武汉金融城建设工作专班 联系电话:027-85785107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云飞路恒融商务中心三号楼9楼
武汉金融城建设工作专班联系电话:027-85785107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云飞路恒融商务中心三号楼9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