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电价一降再降,惠企政策一拖再拖,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商圈电梯到底能否加装?何时加装?互相推诿半年之久,什么时候能有具体措施?”
这些“火药味”十足的提问,出现在我区《每周面对面》第54期电视问政节目中。为了坚持问题导向,以电视问政为抓手,深入推进街机关干部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好的痛点难点问题,我街于7月29日举办了电视问政曝光问题大反思大讨论活动,街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中心站所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问’是手段,‘改’是关键,群众满意才是目的。”街纪工委书记李雪在传达上级工作要求时强调,“要形成居民群众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记者紧盯问题、曝光问题,我们咬住问题、督办问题的执纪监督新模式,真正做到有问题、有答复、有承诺、有落实。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突出学思践悟,针对电视问政曝光问题,坚持举一反三,深挖问题根源,努力把问题清单列全、把问题“症结”找准,标本兼治,确保整改到位;要持续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开展“六项治理”专项行动;要重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督查督办;要聚焦停车收费,校外培训机构等问题,严格监督检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
街工委书记金捷结合电视问政节目曝光的问题总结了四点意见:一是要构建一致的话语体系。群众想要的是准确的答复,我们作为街道工作人员,代表着政府形象,要抱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及时、全面、准确的答复群众问题,不能模棱两可、推诿卸责。二是要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从群众需求出发,以居民关注点为工作重点,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信服、让群众得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群众真正的贴心人。三是要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强化学习基层政策法规,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悟,把学习法律知识与依法办事紧密结合,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依规依法为群众办实事,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四是要培养形成闭环思维。要坚守脚下“一亩三分地”,还要积极吹哨,主动沟通协调,与多部门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多渠道、多举措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