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生通过江豚课堂了解长江

发布日期:2017-10-24 15:49   来源:长江日报

   美国小学生通过江豚课堂了解长江

  10月24日是第八个国际淡水豚日。23日,武汉大兴路小学和红旗村小学举行了“留住江豚的微笑”主题活动。21日,美国威斯康辛州沙湖小学的学生们在“江豚课堂”了解中国长江。

  23日,在我国第一所“守护江豚示范学校”(简称江豚学校)——武汉大兴路小学的江豚雕像广场前,“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孩子们进行江豚古诗诵读比赛;情景剧《留住江豚的微笑》中,孩子们扮演螺旋桨、密集的航船展现江豚的困境与悲哀;孩子们还用树叶、彩纸贴、剪纸现场创作江豚主题的作品。

  在武汉红旗村小学的升旗仪式上,8名学生高举8张江豚图片,图片反过来是8个大字:“保护江豚你我同行”。同学们学习了江豚科普知识,大家了解到,长江江豚因其稀少而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目前江豚数量已经下降到1000多头。一名同学说:“我们要保护江豚,不要江豚再伤心,让它们心里温暖起来。”

 

  “中国的长江江豚有没有鲨鱼伤害它们?”21日上午,美国威斯康辛州沙湖小学的学生们走进“江豚课堂”。盖特韦大学的理查德·麦克劳克林博士为学生们介绍了生活在中国的长江江豚,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江豚生存的环境以及中国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为拯救这一物种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虽然远隔重洋,但学生们对中国长江江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江豚的学生们,理查德博士和女儿通过发放江豚照片、宣传海报,告诉同学们江豚呆萌的样子,美国小学生们还画了他们心中的长江和江豚。

  理查德博士的女儿杰西卡就读于这所美国小学,杰西卡的妈妈是武汉人,也是威斯康辛大学的计算机教授。理查德博士是中科院水生所的访问学者,每年暑假都来武汉做江豚生存环境的研究工作,杰西卡也就此与江豚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名副其实的“江豚迷”。杰西卡希望将江豚的故事讲给更多的美国小伙伴们听,于是理查德博士就与女儿一起组织了这次独特的“江豚课堂”。

  由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发起,在农业部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武汉白豚保护基金会支持下,2017年6月5日,第一所“守护江豚示范学校”在武汉大兴路小学开课。今后还将在长江沿岸和各江豚保护区的中小学校推广,拟成立50所以上独具特色的“江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