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老场馆修缮升级后承办军运会足球小组赛 汉口文体中心草坪遇大雨不积水

发布日期:2017-09-12 16:35   来源:长江日报

16年的老场馆修缮升级后承办军运会足球小组赛

汉口文体中心草坪遇大雨不积水

 

97日上午,长江日报“市民观察团”的30位市民网友走进军运会足球小组赛场馆汉口文体中心,看建设进展,听未来规划。已运行16年的场馆将进行修缮、改造、升级,201810月全面竣工验收,将以“雄鹰展翅”的新姿和多元化的复合功能迎接军运会选手、嘉宾及广大市民。

  新建750个车位赛后健身阅读休闲

  9月7日上午,市民观察团走进新华路上正在改造的汉口文体中心,登上比赛看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呈现眼前。原先的足球场和跑道已变成一个大工地,旋挖机、吊车、挖土机、长臂吊车等20余台机械依次排开,钢筋加工车间内人头攒动。观察团成员纷纷高举相机拍摄建设场面。

  江汉区文化局局长张建明介绍,目前工程桩、支护桩、立柱桩已累计完成900多根。因场馆地处闹市中心,停车位奇缺,为满足军运会赛时停车及未来周边停车需要,场馆地下开挖10米深,将建设两层停车场共计750个车位。“未来体育馆周边地上车辆全部引入地下,地面建成大公园”。听到这一规划,不少市民拍手叫好。

  

 

   张建明介绍,汉口文体中心于20019月投入使用,雄踞西北湖畔16年,许多国内外大型赛事、演唱会、全民健身活动曾在此举行。此外,考虑赛后复合利用,惠民利民,除A区的看台、比赛场地、指挥系统外,将B4层楼打造成集会展、培训、全民阅读、健身为一体的民生项目,C区则规划网球、门球、羽毛球场,健身步道和文体公园。

  看场馆、听规划、赏非遗,市民观察团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到此,看得津津有味,当了解到未来规划,大家都赞不绝口,非常期待:“今后有地方健身了,市中心有这样一块民生宝地,真是不容易。”

   草坪不积水 下雨天也能比赛 文体中心如“雄鹰展翅”

 

  在汉口文体中心升级改造过程中,对建筑部分、竞赛场地、配套环境、设施设备、器材用具等五大类共27个项目进行全新设计规划。建筑立面结构进行了调整,设计造型如“雄鹰展翅”。原有屋顶屋面老化且漏雨,这次全面翻新更换,运用最新材料和设计手法。

  为了与周边的西北湖等景观相融,屋顶色彩调成天蓝色,俯瞰场馆,如一只天蓝色的雄鹰张开翅膀。

  这次改造是参照最新的国际标准,比如运动草坪是按照国际足球赛事标准,移植在场馆后将在此扎根,对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均有要求,达到中到大雨不积水,满足即使下雨天也能比赛的要求。草坪高度将保持在3到5厘米,请专业绿化公司养护。

  

 

  此外,球场的4座灯塔照明将能满足夜间比赛的需要,是一般教室照明的3到4倍。原有的1万个塑料座椅将全部更换为抗老化材料座椅。整个屋顶屋面的钢架结构将进行除锈、重新上漆,并进行防锈处理。塑胶跑道将按国际田联标准重新更换。

  改造后,观众将能从9个入口进入看台区,每个入口都按国际赛事安全标准设置安全门、安检机。

  升级改造后,汉口文体中心将涵盖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工作室、竞赛工作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工作室、球童休息室、比赛监督办公室、新闻发布室、媒体工作室、大型活动指挥室、灯光控制中心、音响广播中心、大屏显示控制中心、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康复中心、体育展示中心等功能。

  施工前先探地质检测钢结构质量除锈类似武汉长江大桥工艺

  

 

  施工前对原有场馆的钢结构专门进行了质检,并对场馆的地质结构和建筑结构重新勘测。为了在屋顶焊接施工时避免出现火花四溅,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施工方摒弃普通电焊方式,采用离子焊。“这种工艺能一次焊透双面成形,焊接速度快,生产率高,变形小,保证质量”。

  对于屋面板、檀条除锈,也很讲究。先对钢梁表面进行冲洗,再打磨,涂上底漆和防锈防火的面漆,锈蚀严重部位还要进行喷砂除锈,换上新漆。施工方表示,“对于文体中心的钢结构除锈一点不马虎,坚持奥运标准,与武汉长江大桥的除锈工艺类似。”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监理在现场24小时监督,施工单位也派驻工程师全程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