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学前教育机制改革:让更多孩子享有“幸福教育”

发布日期:2018-01-12 16:53   来源:长江日报

  

孩子们在“舌尖上的小海燕”活动中品尝美食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去年,武汉市出台《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到2020年,我市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程度、公平普及程度、均衡优质程度、发展保障程度、群众满意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力争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

  江汉区是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区,近年来,江汉区学前教育将视野从“增量”转向“提质”,立足机制改革,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理念,对幼儿园办园行为、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进行全面重塑,促进全区学前教育规范、均衡、优质发展,满足老百姓“低价”“优质”的入园需求。

  管理机制

  2017年,江汉区顶琇晶城幼儿园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由每月1200元降到了1000元。该园大二班家长熊晓晴说:“孩子读幼儿园两年多,没想到学费不升反降,一年省了2000块钱,真是实惠了我们老百姓。”

  遵循“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管办分工、购买服务”的思路,江汉区教育局不断完善“规范办园生均奖补机制”“办园质量专项奖励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近三年来,江汉区教育局共投入1040.86万元,认定了2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惠及幼儿万余人次。2017年秋季,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该区在园幼儿总数的82.34%。

  2016年,北湖幼儿园通过验收,成为了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学前教育,不仅要满足百姓“低价”需求,也要达到市民对“优质”的期待。除了北湖幼儿园,三年里江汉区还新创建了4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大兴华苑幼儿园、小精灵幼儿园(含稚美分园)、北湖稚雅幼儿园、红苗童梦幼儿园,全区等级园占比达100%。

  幼儿园质量提升,与江汉区推行的“片区发展共享共建机制”分不开。早在2014年,江汉区就将全区幼儿园划分为六个片区发展共同体,规划“省市示范园为核心—带动市一级园—捆绑民办园”的运作轨迹,确立“资源共享、整体联动、管理一体、共同提高、个性发展”的建设目标,实现资源深度共享互融,促进共同体内园所保教质量均衡发展。

  孩子们在“魅力ball秀”上大胆展示自我

 

  全市首家引入第三方评估保教水平

  形成幼儿园一日活动『江汉标准』

  为了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江汉区构建了“双线路”保教质量评价机制,从“幼儿园一日活动”落实情况和幼儿园班级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指导、考核、监督,学前教育质量得到保障。

  早在2015年,江汉区就出台了《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细则》,在全市首次分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对《武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进行细化补充,对保教人员常规工作具体指导。《细则》究竟有多细?以洗手的方法为例,《细则》建议小班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中班幼儿看图示洗手,大班孩子认真细致洗手。《细则》形成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江汉标准”。

  周二上午,在江汉区红胜幼儿园里,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和该园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围绕着“教师与保育员如何配合”进行现场研讨。为将《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细则》落实到位,从2016年开始,江汉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学前教育科负责人、区妇幼保健所专家组成的视导小组,每周到2所幼儿园对保教工作进行检查,已经形成常规。

  2017年,江汉区编制了《江汉区幼儿园“五童”班级管理指导手册》,在全市首次提炼出“五童”理念,从“童阅文化”、“童味环境”、“童趣活动”、“童妙管理”、“童乐实效”五个方面对班级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在“五童理念”指导下,各所幼儿园的班级建设百花齐放。如华苑幼儿园,小一班设计了“小灯芽”形状的logo,起名“童美之家”,寓意做温暖人心的教育,在幼儿心底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此外,江汉区还下发了《江汉区幼儿园幼儿素质发展水平评估方案》,将“幼儿素质发展评估”纳入幼儿园常态工作,2017年,江汉区教育局邀请第三方评估单位,设计“幼儿游戏水平发展梯形指标”的评估工具,提供丰富的玩具积木,对幼儿游戏过程中自然呈现出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估,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这样的做法,在全市也属首创。

  幼儿园正在举行DIY创意手工坊活动

 

  名师工作室引领人才特色发展

  『种子教师』两年培养名优秀教师

  刘丽菲老师是江汉区幼儿园教师中的明星。她是“菲比寻常”创意工作室的首席教师,是《幼儿园养成教育指导手册·一日活动我真棒》的美术编辑,为孩子们手绘了48个好习惯故事。她曾带领工作室成员,利用300个纸盒制作“创意‘盒’作”幼儿园生活场景主题展,让孩子、家长都惊叹不已。

  除了“菲比寻常”创意工作室,江汉区还有“思享汇”名园长工作室、陈莉首席教师工作室、丁杨班主任工作室。四个工作室由区内的名园长、名教师担任负责人,分别从“办园思想”、“名师煅炼”、“班级管理”、“创意教育”四个方面对园长、骨干教师、班主任、特长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三年之间,陈莉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功创建武汉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江汉区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江汉区巾帼文明岗;“思享汇”名园长工作室内的3名园长成为武汉市名园长培训班成员。启慧幼儿园教师刘沛说:“工作室的名优引领方式,让我近距离接受幼教专家一对一指导,我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工作室的指导下,刘沛所带的班级获得武汉市幼儿园“三优”评比小综合一等奖。

  2017年9月,刘丽菲给江汉区的“种子教师”们进行《班级环境的创意艺术》专题讲座,讲解如何通过幼儿园班级环境布置激发孩子们的创意。这样的培训,在江汉区已经形成了惯例。2015年,江汉区出台了《江汉区幼儿园“种子”教师培训方案》,对区域新进教师、骨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分为“初级研学班”和“高级研修班”,每两年一届,对潜力教师进行一日活动实施力的培训,带领骨干教师对“环境、教学、游戏、管理”等项目进行研究。两年来,“种子”教师制度为江汉区培养了75名优秀幼儿园教师,其中9人获得了“武汉市百优班主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