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进公园上“研学体验课” 菜园里的农事课更受欢迎

发布日期:2018-05-04 16:03   来源:长江日报

 

与鸟对话,亲手剥开豆荚,仔细观察种子,为夏花制作微盆景……日前,江汉区大兴路第一实验小学82名小学生走进常青公园,分别以“听森林的声音”“蚕豆成熟了”“种子的成长日记”和“一花一世界微盆景制作”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形成一幅自然笔记作品。

“秋葵的种子黑黑的,上面有着指纹一样的纹路!”在种子课堂上,孩子们小心翼翼打开晒干的秋葵,惊喜发现了一颗颗黑豆一般的种子,“一个秋葵里长的种子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吗?不同的秋葵种子个数会有差别吗?种子泡了水会变软吗?能种出秋葵吗?”还没等老师开讲,孩子们便连连发问。

“仔细观察你们就能自己找到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观察种子发芽,一排种子的培养格引发了四年级(2)班涂睿辰的兴趣,他发现培养格中的种子并不是每颗都能发芽,“我猜想影响种子发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的品种、状态、土壤都是重要因素,”涂睿辰说,“我想对种子发芽做一个出芽率的研究,如果播下10颗种子,能有10颗发芽,我认为应该算作99%的出芽率,因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100%。”

常青公园科普园的另一侧,一批学生正在认真观察成熟的蚕豆。四年级(1)班的郑金翔宇蹲在地上观察了15分钟,颇有心得,他说,蚕豆的茎是正方形的,叶子平滑,摸起来有一点毛,感觉很湿润,据他观察,每株蚕豆分支上的叶子都是6片。“我曾在学校做过蚕豆生长的实验,今天到公园里来,亲手摘下蚕豆,剥开研究它的结构后,对学校里所做的实验结果理解更深刻了。”

常青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本次四场公园大课堂同时开课,是今年“全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暨自然笔记评选活动”的一次预先体验课。常青公园作为本次绿色生态研学旅行活动的研学基地之一,将以生态体验为主题,利用园区内的科普园,让孩子们亲手播种作物,体验全生态链的生活科学。

目前,武汉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300堂进校示范课正在开展中,该活动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举办,5-6月、9-10月,武汉30万中小学生将走进城市公园进行自然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