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湖北赛区选拔赛传来喜讯:江汉选手表现出色,斩获24项大奖,30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区教育局等3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江汉区特等奖数量、获奖作品数量优秀指导教师人数均居全省第一,展示出“江汉区校园生态文明实践行”的阶段性成果,也体现了江汉师生浓浓的环境保护情怀和科技创新意识。
经过激烈的角逐,江汉选手在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湖北赛区选拔赛中共获特等奖2项(全省共4项)、一等奖2项(全省共18项)、二等奖7项(全省共36项)、三等奖13项(全省共55项)。
江汉区参加本次比赛的项目选题多围绕长江大保护主题进行,该主题也是“江汉区校园生态文明实践行”活动的特色主题之一。在全省4个特等奖中有2个来自江汉区的学校:《蓝细菌爆发水域的治理方式研究》项目来自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十年汉江情 再向汉江行”水质及岸线考察》项目来自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师生开展水环境调查活动
江汉区大兴路小学师生开展汉江水质监测行动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江汉学生的智慧与汗水,是对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与执着。然而成果的取得,也离不开各单位部门和专家们的关心支持,以及指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本次大赛中,江汉区教育局、武汉市第一中学和江汉区大兴路小学获优秀组织奖,武汉市第一中学史彦雍等30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是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赛事之一,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湖北赛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江汉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输送了优秀人才。
江汉师生参加《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检测
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江汉师生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