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二五”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区域评估情况的报告》,武汉市江汉区在本次评估中获得第二名。
2017年,江汉区地区生产总值1142.58亿元,其中服务业占比93.4%,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67.79亿元,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亿大关,总量和占比在中部地区均踞首位。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20.78亿元。
29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近10家中央级媒体走进江汉区,领略首个服务业“千亿城区”的发展风貌。
本次评估是国家发改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扎实推进服务业综改工作开展的一次系统的、全过程的动态检查评估。
2018年8月至12月,专家组结合总结报告、实地调研、座谈汇报和现场答辩等形式,从工作机制和改革创新举措、总体发展水平与质量、投资建设成果、服务业创新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服务业发展环境6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评估结果显示,南京、武汉江汉区、成都、福州鼓楼区、西安位列前五。
据了解,江汉区以武汉市0.28%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8%的GDP、15%的服务业份额、9%的财政收入、1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成绩的背后,是江汉区多年来“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决心。
在土地集约节约上“做文章”
“中南汽修厂前身为1927年成立的中南汽车运输行,解放后搬迁至此。2004年,由日本建筑大师尹东孝设计并改造为如今的花园道……”在工作人员讲解下,央媒一行漫步环绕花园道,“这里一边是时尚购物长廊,一边是红砖依旧的厂房再造,看得出花园道是江汉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城区产业转型的典型案例。”央媒记者说。
专业化服务吸引优质企业“集聚”
离开武汉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景观轴,央媒一行来到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参观了政务服务大厅、仲裁庭等配套设施。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功能齐全、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开发集中‘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创新园区,也是江汉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典范。”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引进北京外企、上海外服、科锐国际等一批龙头、品牌人力资源企业入驻。“目前,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集聚效益初现,并成功获批全省首个省级产业园,正在申报国家级产业园。”
在红T时尚创意街区,央媒记者们走进文创体验中心、I'D more、博看网、住宅产业研发中心等,领略老工业厂房的新生魅力。
精细化服务树立全国养老“标杆”
央媒一行走进全国首家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江汉区福利院,近距离体验养老“吃、玩、住、医、学”全国标杆。
“刷脸”门禁、24小时监控,保证老人安全;食堂留样柜储存食物,工作人员可通过“一键点餐”系统帮老人点餐,老人就餐位置固定;电梯轿厢加宽加长,可供担架出入;走廊、楼梯间、电梯口张贴醒目标识……在场媒体人不禁感叹:“精细化、标准化的细节在江汉区福利院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