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我市出台《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将大力促进 ABCDG 等新兴业态发展,并与实体经济、城市治理、社会民生深度融合;出台《促进线上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线上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武汉疫后恢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
武汉市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全国5G先用先试城市,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武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例40%左右
在全国排在前列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当前,已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是各个城市激烈竞争的焦点。
这位负责人表示,武汉具备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拥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平台、核心技术、关键企业和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并深刻影响着武汉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各个领域。
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例40%左右,在全国排在前列。
实施数字经济“573”工程
形成“光芯屏端网云智”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武汉市将实施数字经济“573”工程,即5大数字新基建、7大数字新产业、3大数字新融合。
发展5大数字“新基建”,强健数字经济底层,重点推进建设连接网络、数据中心、物联感知、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
发展7大数字“新产业”,形成数字经济集群,将原有的“芯屏端网”拓展到“光芯屏端网云智”,形成软件硬件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新格局。
发展3大数字“新融合”,赋能产业数字化,重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和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武汉市在数字经济标杆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3个方面提出了分项指标:引培“1000+”数字经济标杆企业,输出“2000+”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建成“30000+”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3年建成100项以上应用场景
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
《方案》提出八个方面的主要路径:
◇推行揭榜挂帅,在5G等细分领域,对揭榜成功的予以奖励;
◇开放应用场景,3年建成100项以上应用场景;
◇推广数字化改造,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并探索推行全市“四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鼓励企业“拔尖”,对数字经济领域的重点企业、平台、项目实施奖励;
◇分步开放数据,研究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条例,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
◇提升政产学研成效,创建一批数字经济方向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大创新平台;
◇推进全域协同发展,鼓励各区选择数字经济的细分领域,集聚形成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
◇强化金融支撑,力争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群。
为此,武汉市成立了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并设立数字经济专家委员会,吸收国际国内知名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鼓励市场主体广泛参与。
●《促进线上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我市计划,到2022年,线上经济发展实现“三个倍增”:
◇万亿线上经济交易额倍增,达2万亿以上;
◇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达4-5个;
◇百亿企业及平台倍增,达20个以上。
力争到2025年末,将武汉打造成业态创新策源地、市场主体活跃地、线上线下融合引领地,武汉将成为全国领先的线上经济发展标杆城市。
去年全市电商交易规模破万亿
“第二总部”超60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发展线上经济有条件,也有基础: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互联网+和基础软件“双特色”软件名城。近些年,线上经济已初具规模。
2019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首破万亿,达到10008亿元,同比增长21.7%,4家企业入选2019电商公司百强,网上活跃店铺数量达到了9.4万多个。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756亿元,增长17.9%。全市已建成末端配送站点3070个,智能快递柜超过9000组。“物易云通”“货车帮”等物流信息平台迅猛发展,平台交易额近50亿元。
据了解,斗鱼TV、理工数传、传神语联网、宁美国度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斗鱼科技、直播优选成功在海外上市,斗鱼直播平台月活跃用户量超过1.5亿。阿里巴巴、腾讯、华为、360等互联网产业巨头在武汉市设立区域研发中心,今日头条、小红书、小米科技等在汉设立“第二总部”,全市“第二总部”数量超过60家。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武汉经济带来剧烈冲击,也诞生新的机遇。自媒体、直播电商、社交营销、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等线上新消费获得了空前发展的机会。疫情过后,武汉各行各业必将迎来一次结构性重组,实现超常规升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施“8+3”领跑计划:
聚焦八大领域,实现规模、生产、企业三大倍增
《实施方案》提出,武汉市将实施“8+3”领跑计划,聚焦电商零售、线上教育、线上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线上设计、文体娱乐、商务会展等八大领域,实现规模、产业、企业三大倍增。
为确保目标实现,武汉市从培育线上经济产业集群、突出线上经济示范引领、强化线上经济创新支撑、优化线上经济发展生态等四个方面切入,形成12大重点举措。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武汉市将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对企业进行精准施策,鼓励企业线上转型、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加快培育一批线上经济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场景是线上经济的核心,武汉市将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智能工厂、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商圈等领域,实施一批场景示范项目,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典型场景应用示范,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平台,以试点示范引领线上经济突破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武汉市将从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搭建创业孵化载体、拓展多元支持方式等三个方面着力,强化科技攻关和知识成果转化,成立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线上经济领域创新创业。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武汉市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有序开放重点领域数据资源,创新金融支持产品,着力构建线上经济发展良好生态。
“我们将开展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加强政策支撑,并组建线上经济产业联盟,强化产业协同,推动全市线上经济加快发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