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高架以西、武汉中央商务区北侧,流金淌银的地方,立着一座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21层大楼。这里汇集了江汉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招商中心、深交所培训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6个中心,被称为江汉区营商环境的门面。
启用一年来,在江汉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江汉区政务服务持续提档升级,“店小二”全天候有求必应。
“硬科技”提升服务“软实力”
11月20日,家里的天然气用完了,居住在万松街道凌云社区的李女士赶来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充值。刷身份证、识别人脸、扫码支付,跟随机器语音提示,李女士驾轻就熟,不到一分钟即充值成功。
“以前要在窗口排队,现在我已经习惯自己办了,真的很方便!”李女士所站的地方,立着15台外形酷似银行ATM机的自助政务服务终端机,是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
据介绍,为方便“办急事”的群众和企业,新大楼启用后,江汉区行政审批局即推出全天候自助服务,提供房产档案信息、二手房购房资格核查结果、社保信息、公积金缴费信息查询等172项便民事项和60项行政审批事项服务。
窗口取证,不想排队等候,也可“偷懒”,旁边“自助取件”服务24小时开放。
据统计,疫情期间,通过使用这一排44个交互柜,江汉区4%的不动产权登记证通过零接触全时段发放到居民手中。
从1楼到8楼,江汉区行政审批局处处安设“硬科技”,让服务更贴心,群众更便捷。大厅入口处,在武汉市率先引进智能引导机器人,可提供语音问答、线路指引、人机对话等智能交互服务;政务大厅各楼层均设有免费复印、打印、邮寄服务窗口和网上自助体验区,月均累计服务群众超万人;位于3楼的公安事务服务区,引入4台自助照相设备、2台自助港澳台签注设备,每日安排引导员指导群众自助拍照、自助办理签注……
延时、帮办服务传递窗口关怀
“虽然工作人员正在吃饭,还是二话不说就帮我办了!”11月3日,陈女士对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证窗口的延时服务赞不绝口。
当天上午,陈女士前来为商品房办证,因户口本忘带回家取,再到大厅已近下午1点,工作人员正在用餐。了解到陈女士办证有急用,且时间紧张,窗口工作人员当即暂停用餐,为陈女士办理了业务。
延时服务是今年5月以来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针对一些热点事务推出的服务创新,包括“周六不休息”“午间不间断”。截至目前,江汉区不动产登记类业务周末服务群众、企业超过1200户。
此外,在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队伍正逐日壮大。通过江汉“帮女郎”团队、“江汉区企业工商咨询”QQ群、“网上登记&创业就业”微信群,企业24小时咨询都可得到快速回应。
在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区,工程项目可实现阶段性帮办、全程帮办。项目一进入立项审批阶段,相关基础信息即被推送至后续阶段涉及的部门单位,水、电、气等市政公共服务单位主动介入,并联、交叉推进审批,推动项目早落地见效。
“提前帮办,就是为了减少群众来回跑。”江汉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江汉区办理的1412项政务服务事项,100%事项可“一次办”,85.8%事项可“马上办”,99.8%事项可“网上办”,但还是有群众往返跑的现象。武汉市作风巡查第二组暗访、调研发现,多是对流程不熟、漏带资料等原因导致,在巡查二组的督导下壮大帮办队伍,正着力击破这个“痛点”。
据介绍,在帮办团队帮助下,武汉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循礼门分公司、武汉人才测评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三联书店华中首店等一批商户成功落户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