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强磁场”吸引城市合伙人

发布日期:2020-12-10 10:02   来源: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

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好、投资环境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强……近年来,江汉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12月2日至3日,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湖北·武汉)对接大会在汉举行。3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和武汉市工商联承办的武汉重点民营企业人才对接洽谈会上,江汉区向各大高校伸出引才“橄榄枝”。


稳就业,民营企业“挑大梁”

初冬细雨中,江汉区向来自国内9所高校的20余名师生代表敞开怀抱。

在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首家民营银行、国内首家互联网交易银行展示了在数字银行领域的金融成果;在武商广场,中部高端商贸形态、时尚消费地标一展武汉商贸流通业领军企业风采;在红T时尚创意街区,众人考察了集时尚秀场、设计师工作室、人才公寓等于一体的文创产业综合体。

洽谈会上,武汉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熊曦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武汉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128.8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96.6%。2019年武汉市新增就业24.3万人,超九成在民企就业。今年1至10月,江汉区新增市场主体1.13万户,同比增长2.95%,市场主体活跃度不断提升。

江汉区是民营经济高地。以商贸业为例,辖区内有百年老街中山大道,有年销售近300亿元的商业航母武商集团,也有时尚前沿街区花园道。2019年全区引入61家国际知名品牌“首店”,占全市44.2%。重装开街的江汉路步行街,升级改造后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


真金白银招才引智

洽谈会上,江汉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唐宏兴说,今年以来,江汉区建立起包括落户安居、就业创业、实习实训等六个方面24条政策清单,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江汉区初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可给予共1.8万元的创业补贴;今年在江汉区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可分别获得每人2000元、5000元、1万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

江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胡金利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江汉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望、对高质量发展的期盼传递到各大高校,推动高校学子走进江汉、扎根江汉、成就江汉,江汉区将始终做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贴心的服务。


6家企业与5所高校“联姻”

当天,江汉区30余家民企积极对接高校,中央美术学院等5所高校与武汉嘉瑞科技等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这次活动收获很大,充分感受到江汉的魅力、招才引才的热情。”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吴兆琨表示,期待对接项目能够尽快落实落地,与各企业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

金融网点密度全市最高,一流人力资源企业集中落户,经济开发区年产值达570亿元……一系列信息让武汉红人服饰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明菊荣欣喜。她表示,此前公司招聘人才以省内为主,通过此次活动,首次与北方高校建立联系,对接了新资源,企业发展更添信心。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