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围绕江汉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42号提案《关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江汉区政协现场督办,建言献策,聚焦精准高效优质服务,帮助“专精特新”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江汉经济开发区内,中电科长江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数据”)正是本轮调研中重点考察的企业。
市、区政协委员调研参观中电科长江数据有限公司
中电科长江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介绍,该企业正在谋划园区改造,初案新鲜出炉,将新建百米高楼,配备数据中心、研发中心……
几年后,这里将成为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几十家下属单位将入驻。
长江数据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湖北的成员单位,由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扎根江汉区24载,长江数据厚积薄发,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服务、智慧应用供应商。
今年上半年,长江数据收入同比已然翻番。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签约及中标待签约合同数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自主研发的多种产品也在全国铺开,为多个行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央企引发创新强动力,为江汉区数字化转型再添生力军。
江汉区相关部门数据显示,该区现有市级及以上众创孵化机构共20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
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企业214家,数字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超过44%。
江汉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系统谋划、持续推动、整体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
企业“穿透”多渠道数据 传统设备数据“跑”起来
出租车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其管理和规范极为重要。
今年6月,“武汉市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考核系统”上线试运行,这是长江数据为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研发的专项系统,即将终结人工统计、打分的考核方式。
利用该系统,行业管理部门可综合进行企业考核、车辆考核、考核规则管理、考核工作透明化、统计汇报等,降低了考核复杂度,减轻了工作量,还能够及时、透明地提供数据和统计报表。
对于车企来说,通过该系统可实时、透明查询考核结果,无需实地提交申诉材料,在线上操作,即可完成申诉。
据介绍,搭建数据评价模型并非难事,关键难点在于:如何打通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
长江数据及其中电科集团关联企业拥有数据“穿透”技术,让不同单位的有用数据可被取用,同时,不会触及敏感信息。
此时,在武汉一个新城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厂站设备的实时运行情况,一旦发生设备故障,能及时派人到场检修,保障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在武汉投入使用
这是长江数据研发出“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运营维护污水处理设施。
以信息技术为传统考核模式提质增效,以物联网技术为城镇农村污水处理插上“智慧”翅膀,这些只是长江数据创新研发实力的部分缩影。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园的落成,长江数据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
持续厚植创新沃土 培育产业发展动力
江汉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42号提案,引发江汉区高度重视,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各单位纷纷行动,深入学习、研究,主动推进办理。
——加大创新型企业投资力度。江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向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倾斜。目前,引导基金共完成投资项目20个,主要投向数字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现代服务业等相关领域。
通过基金的产业资源和智力支持,江汉区促进区内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创新载体集聚科技产业。江汉区持续加快创新楼宇、创新街区空间载体建设,以产业项目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
武汉云数字经济总部区聚焦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武汉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核心基座。武汉区块链融合创新产业园重点聚焦区块链领域,打造中部区块链产业融合创新高地。
——加快推动科技企业创新成长。江汉区现有高新后备企业2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瞪羚企业26家。
围绕数字经济企业需求,江汉区正将政策、服务持续“加码”,期待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落户。
图文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