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武汉致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为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助力武汉在战略支点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6月13日,2025年“青春武汉 约你同行”在汉百万学子行城市融入专场现代金融主题活动于江汉区举行。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的百余名学子,全方位感受武汉现代金融产业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
在推介环节中,市委金融办协调处介绍了武汉市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武汉汉融通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融通”)先后介绍了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这里不仅有大家了解的存贷款业务,还有期货、数据科技等业务,各专业的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在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融资,培育人才等情况。
同学们表示,分行负责人的介绍刷新了他们的常规认知。他们深入了解了分行的发展历程、核心金融产品体系以及最新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深切体悟到持续深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以金融力量助力支点建设的重要性。
在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营业厅,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营业厅的各功能区。从传统的存取款柜台到现代化的智能服务区,人性化、智慧化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据了解,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深耕武汉城乡经济,服务覆盖个人金融、公司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优良,区域市场竞争力突出。
同学们走进汉融通,不禁感慨企业一头连接企业资金需求,一边汇聚着金融源头活水,展示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力量。在汉融通展示中心,同学们被适用于个人创业、合伙创业、小微企业扩规模的“青创贷”所吸引。由共青团武汉市委联合多部门共同打造的“青创贷”,正是依托汉融通平台构建的政务数据集成中枢与金融服务生态,为武汉市自主或合伙创业的重点青年群体提供政策金融支持。
积极配合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的汉融通,可多渠道、多场景及达企业用户、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纾解困难,为青年创新创业托举。
“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危废品溯源等场景中区块链技术都已落地,尤其是 ‘区块链 + 跨银行(数据)隐私计算平台’,有效克服了金融机构间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关键性难题。”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吸引了在场同学目光。
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依托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从实现数据确权登记、优化金融业务流程等方面,持续拓展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边界,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赛道上一路领跑,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在江汉关博物馆内,学生们或驻足沉思,或低声讨论。这座博物馆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承载着武汉这座城市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变迁历程。
在汉口水塔数字空间馆内,同学们沉浸在科技与历史交织的奇妙世界。这座以汉口水塔为依托打造的展馆,通过数字技术与厚重历史的深度融合,不仅成为武汉 “以数字活化历史” 的创新实践,更成为青年学子读懂江城文脉、融入城市发展的青春入口。
在江汉路步行街,武汉大学生“音为青春”江汉路毕业礼和路灯嘉年华活动正火热开展。同学们或穿梭于各个活动区域之间,或驻足于青春好“市”“次元奇趣站”青春市集,或围聚在“梦想正启航”青春大舞台前,亦或是在“青春留声机”小舞台聆听那一首首承载着青春记忆的歌曲。这一幕幕充满朝气的场景,正是武汉不断释放 “青年发展型城市” 磁场效应的生动注脚,书写着新时代青春与城市同频共振的鲜活叙事。
来看看他们怎么说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研一学生
何子涵
我对孵化器绩效评估的研究方向比较有兴趣。通过这次学子行活动,我走进了金融机构,了解了区块链具体应用情况,这将对我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创设上下游间的多方互信机制,推进“区块链+供应链”的双链融合有借鉴意义。
武汉轻工大学金融学专业大二学生
柯诗淇
学子行机会难得,通过这次活动,我近距离体验了金融机构的工作环境、感受了工作氛围,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全市金融发展的宏观背景,这对我们日后择业大有裨益。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大三学生
徐晓朵
我曾在县城农行实习,之后希望从事相关工作。这次学子行活动,我们走进大行、大型企业,感受他们的工作节奏,启发我们的就业思路。此外,与金融领域相关负责人的对话,也让我们有了“boss直聘”的便捷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