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模式”下的幸福养老样本

发布日期:2018-05-02 09:49   来源:长江日报

82岁的刘懿君老奶奶是一位退休研究员,4个月前她还请了保姆,居家养老,现在她自费在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她说,原来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这么丰富多彩。

81岁的姚惠玲奶奶考察了许多家养老院,她觉得老人住养老院并不是子女不孝,反而让她有了更多同龄的朋友,唱歌看戏,生活多姿多彩。

89岁的杨建成爷爷和老伴一起住进了老年公寓,原来两个老人在家,房子很大,地段很好,但是却有说不出的孤独,现在有了这样的集体生活,一日三餐饮食规律,每天老年大学还有免费课程,无聊时还可以搓搓麻将……

在江汉区社会福利院的老年公寓,这群可爱的老爷爷老奶奶讲述自己在养老院的那些事儿,一个个笑的像花儿一样。这座被业内称作“江汉模式”的“五星级”福利院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魔力让这群老人在这里乐呵呵地过着养老生活。

老爷爷、老奶奶正在公寓的老年大学学习合唱,像这样的课堂不仅免费而且从不放假

 

 

标准化的服务、舒适的环境,一床难求

住进老年公寓

   有了知音还能发挥余热   

人物:刘懿君,82岁

当记者走进老年公寓5楼22号房时,刘奶奶正带着眼镜在写随笔,一串红彤彤的珊瑚项链挂在脖子上,配上一件白色羊毛开衫,银白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那微微发皱的脸上还抹了些许香粉。“小同志啊,我年轻的时候是研究员,研究中药的。”刘懿君老奶奶对着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4个月前,刘奶奶还请保姆在家里居家养老,一年内换了3个保姆,于是刘奶奶就想这政府办的福利院是不是会更适合自己来养老,于是展开了逐个考察工作,武汉市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跑了个遍,最远还去到了鄂州。

看来看去,刘奶奶就看中了江汉区社会福利院,为什么呢?“我觉得这里的细节做的好,服务做的好,所以我就来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4个月下来,我身体好了许多,还交了许多新朋友,跟她们一起学京剧,我还把关于中药专业知识讲给他们听,这些老伙伴都非常感兴趣。”说完刘奶奶笑地格外开心。

 

  大合唱、学京剧、看电影  

每天时间不够用

人物:姚惠玲,81岁

81岁的姚奶奶住在老年公寓4楼,虽然年过八旬,但是她每天起床还是要画上淡妆,穿上美美的衣服,去参加老年公寓的各项活动,举手投足非常优雅。姚惠玲来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已经4年时间了,她觉得,不要认为老人住在养老院就是子女不孝,老年人可以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主,老人和家人的观念都要改变。想家里人了就打电话让他们来看看自己。

“我在这里过得不晓得有多充实。”姚奶奶说起福利院的活动,眼神都在放光:“每周一到周六这里老年大学有课程还是免费的,周五校长还给我们老人讲国家大事,时政要闻,每次我家里人来看我跟我聊天都夸我知道的还真不少。”

据了解,在老年公寓,除了老年大学,其他文娱活动也非常丰富,比如带老人出去春游,今年他们就去了东湖绿道,老人们都惊叹于大武汉的美丽。隔周还有电影播放,不仅有最新的影片,还有一些老电影,姚奶奶说:“看着荧幕上的上官云珠、张瑞芳,我感觉就像回到了从前。”

 

 

小病不出门

   大病医生到床前   

人物:杨建成,89岁

杨建成和老伴8年前就搬到了老年公寓,杨爷爷说自己在新华路有一套大平层,100多个平方,但是和老伴两个人住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儿子退休后去了深圳帮孩子带伢,也不能每天陪着老俩口,于是他和老伴商量着去住养老院。经过家庭会议讨论和家人实地考察后,杨爷爷俩口子一起搬进了江汉区的老年公寓。

“在这里一日三餐有人送到面前,有点小病小痛楼下就是门诊部,每天的文娱活动也丰富多彩,朋友也多了,这样的集体生活让我和老伴感受到在养老院里也可以这么幸福。”杨建成高兴地说。

为了解决老人们的看病问题,江汉区社会福利院不仅有自己的门诊部和住院部,在线上通过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合作建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让福利院里的老人与全国如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对于这种养医结合的养老模式,杨爷爷翘起大拇指称赞,毕竟健康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江汉区老年公寓护士陪老人聊天

 

 

 “江汉模式”只为幸福养老

在中国养老行业里,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是一张代表了武汉的名片。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说:“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在养老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是全国养老机构的一面旗帜。”

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行业内人士都称之为“领头羊”,能得到全行业内的认可,“江汉模式”的确有两把刷子。今年年初,通过整合养老行业国家和企业标准,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经过两年时间,由熊承刚书记、周春芳院长牵头编写出了100多万字的《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用手册》正式出版,使得养老机构有了可借鉴的养老服务标准。该院将该书中的服务标准细化到全院13个部门的85个岗位,共计110个服务流程,使得老人享受的各项服务“更精细”。

出版发行全国养老服务指导丛书之《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用手册》

“养医结合”下的互联网+,也是“江汉模式”的一大特色。据了解,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至今,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参加远程教学38次,向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申请远程会诊13例,参加远程疑难病例讨论3次,此外,与空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三方疑难病例联合会诊3次。这种“小病不出门、大病医生到床前”的养医结合模式受到了老年公寓和周边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向江汉区社会福利院颁发全国首张五星级养老服务质量认证证书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严格的评审和考核后,获得全国首个五星级养老机构认证。养老院和酒店不同,五星养老院并不需要硬件多么富丽堂皇,而是处处为老人着想的配置,更多的则是软实力和人文关怀,护理人员的耐心、爱心和关心一样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