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街道(开发区)书记访谈 | 苏瑾:以“和美宜居”破题,打造老汉口老街道发展典范

发布日期:2025-07-03 09:05   来源:江汉之声

问:在支点建设背景下,民意街道作为典型的老汉口老街道,如何对镜自照,精准定位?

答:民意街道位于汉口六渡桥西北角,贯通中山大道文脉轴与京汉大道发展轴。中共五大会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新华日报》创刊地等红色地标集聚于此,百年革命火种浸润大街小巷。街辖85%以上面积为居住区域,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员多、发展空间紧凑是街道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核心命题。在支点建设的战略背景下,街道加速思想破冰和行动破题,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美育江汉建设理念,明确“和美宜居”目标定位,致力于打造小而美、专而精的老汉口老街道典范,努力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共生。

问:民意街道如何推进美育理念的系统性实践,实现“和美宜居”目标、融入支点建设大局?

答:街道坚持以产业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利用和城市品质提升为抓手,将美育理念融入发展的方方面面,服务支点建设大局。

一是由扩容促提质,攒蓄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之美。锚定经济总量跃升,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滴灌,吸引谷佑福科技、金恒供应链等优质企业扎根生长。今年已新增“四上”企业7家,1-5月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速61.89%。依托武汉安楷供应链等龙头牵引,上半年已完成进出口额5亿元,超全年进度330%。

二是挖潜力焕活力,激荡产城人文的融合之美。深挖中共五大会址等红色资源,以“资源统管+数字赋能”模式推出“红色民意云上宣教馆”,组建“意·启说”红声宣讲团,策划红色地标打卡定向赛,提升“民意文化荟”品牌供给能力,勾勒历史有魂、今朝有韵的美育图景。

三是变有居为优居,涵育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之美。针对高密度城区老龄化问题,以完整社区连片打造为依托,深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智慧养老”两个市级试点建设,利用街头巷尾、楼顶平台打造“汇享转角”绿色驿站,构建全域共享、身心共融的疗愈生态。

问:在推进“和美宜居”民意建设过程中,街道如何通过具体举措深化发展特色?

答:街道持续探索“消费场景重构+城市有机更新”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抢抓“来汉口 逛江汉”消费契机,整合六渡桥黄金珠宝街、民意四路美食资源,联动“民意文化荟”策划推出主题消费路线,以数字化营销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闭环,培育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等消费新场景,提升人气商气。另一方面,依托中共五大会址复原工程,联合武汉规划设计院整合周边国有资产、优化空间布局,谋划升级自治街、民意四路业态,嵌入红色文创与体验空间,推动传统商业向特色文化消费场景迭代,构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城市记忆活化样本。同步推进人居环境精微提质,邀请武汉说唱团加入“民枫”团队,赋能基层治理,传承“枫桥经验”,实现“和美宜居”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