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万松街道楼宇经济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在“建成支点”的新征程中,万松街道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楼宇经济?
答:近年来,万松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三个示范区”的决策部署,打造活力品质绿色新万松。以产业创新为突破,以总部经济为依托,以宜商环境为保障,不断推动楼宇做大做强。目前辖区拥有商务楼宇26栋,其中有超5A甲级写字楼1栋,5A甲级写字楼7栋,亿元楼宇10栋。
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双区融合”,即推动社区、集聚区“双区”资源融合共享,建强楼宇理事会、培育“一楼六员”服务队(即党建指导员、楼宇招商员、安全员、物业管理员、法律服务员、社区联络员),扎实开展楼宇市集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楼宇服务水平。
围绕“金融+商贸+科创”发展格局精准招商,华源证券、老凤祥入驻中海中心,浙商银行入驻太平洋金融广场,恒生电子入驻ICC环贸中心。以“上下楼”推动“上下游”,持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中海中心入驻率达86%、太平洋金融广场入驻率达75%。
持续擦亮“宜商万松”品牌,近年来,以“万有引力 益企同行”“代表有约”“万事好商量”等活动为载体,围绕楼宇治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等主题,积极搭建政企交流、企企对接平台。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楼宇提质增效。
问:根据《江汉区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江汉区将着力建设文旅消费活力区。万松街道未来在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方面有什么谋划?
答:我们将锚定江汉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的目标,立足万松实际,发挥商贸优势,坚持“高大上+烟火气”,以青年路为纽带,串联武商商圈、泛海商圈、ICC商圈、雪松路美食街、中山公园等文商旅地标,构建“泛武商圈”。发挥武商商圈高端引领效应,扩大武汉市内免税店影响,继续做实做优名品首店、大牌首发、潮流首展、时尚首秀。依托三镇中心、中央云城等重点项目,吸引四季酒店等国际品牌入驻。改造提升雪松路美食街,推出美食直播间,打造“7鸟”“松崽”等文化IP。通过各类举措,不断释放城区消费新活力。
问:强化区域创新是驱动街区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万松街道发展辖区创新产业方面有哪些前瞻性的布局?
答创新发展需要市场、资本、人才、文化等要素集聚,万松具有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的先发优势,未来将探索打造“创新5园”。一是以省广播电视台、中山公园改造为契机,盘活省委党校资源,探索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是依托武汉市勘测设计院“城市智眼”,链接大疆等科创企业,推动武商与顺丰无人机配送商业化发展,探索打造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三是发挥武汉律协签约入驻优势,持续推进律师服务、仲裁、知识产权等机构集聚发展,探索打造法律服务业产业园;四是依托在建重大项目,整合省交通、中电建等优势资源,探索打造交通物流创新产业园;五是以盒雁科技、恒生电子、汉融通等企业为引领,依托高端楼宇带动金融科技企业集聚,探索打造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